• 搜索

关于我们

满分从来不是给作文的,而是给智慧的!

唐惠忠 教育环境 2017-09-01 0 0
怎样把阅读和写作有机结合起来?怎样积累并运用自己的独家材料?怎样借独家材料展示思想境界与作文个性?

怎样把阅读和写作有机结合起来?怎样积累并运用自己的独家材料?怎样借独家材料展示思想境界与作文个性?我们的建议是:作为一名高中生,理应在高中三年内切切实实地亲近一位名人、熟读一部名著、追踪一种现象。

典型回顾之一:亲近一位名人,写就一篇满分文

2003年高考北京卷要求“以‘转折’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北京师大附中学生周琬琪以日记体写下了《转折——十个海子的复活》,一举夺得满分。该文由“死是生命的转折点”切入题意,体现出视角的独特和思考的深度;作者真实而淋漓地表达内心情感,字里行间寄托了对海子“一生追寻梦想,死后精神长存于世间”的礼赞。很有意思的是,据报道:周琬琪从高三起将诗人海子列为阅读重点,不断使阅读深入化、细致化,让自己的写作带有强烈的个性特征。她认为海子“把那些无法说与人的痛苦和无奈都写在了诗中,字字句句不虚伪。他那纯洁的、不被任何世俗的尘埃所玷污的内心深深迷住了我”。她特别关注海子的人生理想和诗歌境界,熟记海子诗句,多方比较对海子的不同评价,并通过阅读海子丰富了自身的人生感悟。2003年3月26日(海子祭日),面对宣武区的模拟题“面对死亡”,她“想也没想就写了海子”,得到语文老师支持与鼓励后,在接下来的各次模拟考及最后的高考中,她“写关于海子的作文有10多篇”,而且篇篇出彩。

试看2016年山东卷一篇满分作文:

张岱的行囊

公元一六四四年,数声金角响彻京城,三尺白绫独悬煤山,大明王朝如一艘破敝迷航的孤船,终于在最末一轮狂风暴雨中沉没。

与此同时,往日沉湎于西湖景致的张岱,不得不开始他生命中一段新的旅程。

他决意遁入深山。可这行囊该如何打点?家中万卷藏书汗牛充栋,纵有扛鼎之力也搬不走,只得挑选几本最钟爱的。金缕玉衣,平生尽享,此时国难当头人流窜,足以避寒矣。古董架上的纷繁古物,若执意带走,定然会遭残损,只得长叹一声,忍痛割舍。平生浮华迷离带不走,只得做一流离荒山的野人了。西湖的碧桃长柳,舞榭歌台,亦搬不动分毫,只好在临行前凝望一眼,载入心中。

就这样,昔日的纨绔子弟背着行囊,化为野人。要问所剩何物?破窗敝几,秃笔残书,一方香炉一方琴,这便是他所剩的一切。毕竟行囊有限,人力亦不足。对于享尽锦罗玉缎的张岱来说,身边仅这些物件,寒酸得可怕,但他终是撑了下来。因为他的行囊中,除了这些有形之物,还有一些无形之物,一些无形、无声亦无臭的珍贵的东西。

张岱的行囊里,有对故国的深切缅怀。世事沉浮,王朝鼎革,张岱以一双穿越千山万水的眼,注视着他的城郭与人民。一村沦陷凋亡,他哀而不伤,因为他的行囊里没有前朝那些亡国遗民哭哭啼啼的病态。他知道冬天来了,于是像亡命之鸟一般,任时代的冬天掩上荒凉的帷幕。然而,他终究是救不下故国风华的,于是他幽思追忆,落墨化为一部《陶庵梦忆》。故国风物人情,一起把他携往一个幽深的梦里,于是忘却了粗茶淡饭、短褐穿结的辛苦,只顾奋笔如走马,酿成一页页心血的结晶。

张岱的行囊里,有对西湖的眷恋。久居西湖畔,湖中典故如数家珍,西湖于他更似一位形影不离的友人。这一别28载,对西湖无一日不是魂牵梦萦。

张岱的行囊里,更有倾尽心血以遗后人的壮志。你看那《石匮书》恢宏大气,《夜航船》包罗万象,《西湖梦寻》风华绝代……它们无一不是张岱在深山中,对着孤灯破几,用秃毫蘸着破砚写就的。亡国破家之痛,繁华散尽之痛,生活困窘之痛……痛得真切,痛得深沉!张岱这一游手好闲的痴人,凭什么熬过重重痛楚?因为在他的行囊里,装着一根属于文人的硬骨头!

是啊,是啊,装入千金有何用?千金终有散尽时,不如装一捧热爱,一份坚忍,则纵使前方是悬崖绝壁,是千回百转的蜀道,亦能一往无前,登顶为峰!

本篇高品位的《张岱的行囊》,体裁上属于人物评传(也可视为议论性散文),其突出的优点有三:其一,选材独特。文章书写、评议的是张岱这位“昔日的纨绔子弟背着行囊,化为野人”之际的心路历程。围绕着核心句“不如装一捧热爱,一份坚忍”,作者分别从“张岱的行囊里,有对故国的深切缅怀”“张岱的行囊里,有对西湖的眷恋”“张岱的行囊里,更有倾尽心血以遗后人的壮志”三方面加以阐释,可谓选材别致,内容丰富。若不是平日里专门下工夫研究过张岱其人其作,不可能如此洒脱地侃侃而谈。

其二,点题到位。题目材料的关键词是“行囊”“旅程”,自定的标题是“张岱的行囊”,行文过程中作者扣题、点题的意识相当强烈,故而“不得不开始他生命中一段新的旅程”“因为他的行囊中,除了这些有形之物,还有一些无形之物,一些无形、无声亦无臭的珍贵的东西”“他哀而不伤,因为他的行囊里没有前朝那些亡国遗民哭哭啼啼的病态”“因为在他的行囊里,装着一根属于文人的硬骨头”等文句不时涌现,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其三,语言雅致。像“西湖的碧桃长柳,舞榭歌台,亦搬不动分毫,只好在临行前凝望一眼,载入心中”“他知道冬天来了,于是像亡命之鸟一般,任时代的冬天掩上荒凉的帷幕”“于是忘却了粗茶淡饭、短褐穿结的辛苦,只顾奋笔如走马,酿成一页页心血的结晶”等,遣词造句均优雅动人,且有着鲜明的画面感;又如“亡国破家之痛,繁华散尽之痛,生活困窘之痛……痛得真切,痛得深沉!张岱这一游手好闲的痴人,凭什么熬过重重痛楚”这一片段,将一连串的“痛”铺排而出,读来酣畅淋漓!

典型回顾之二:熟读一部名著,写就一篇满分文

2001年全国卷要求“以‘诚信’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江苏南京考生蒋昕捷因一篇《赤兔之死》名扬天下。该篇文章以三国故事为基础,编撰出赤兔马为诚信而殒身的感人故事,表现了“真英雄必讲诚信”的主题,并以“鸟随鸾凤飞腾远”一联和“物犹如此,人何以堪”等妙语,突出了人生当择善而从、唯诚信是瞻的志向;通篇遣用纯熟的古白话,明白畅晓,有些句子甚至字字珠玑。考场上的挥洒自如,源于平日里的丰厚贮存。

媒体报道,蒋昕捷四五岁就爱听评书,袁阔成、单田芳的《三国演义》听得如痴如醉。上小学后开始读古典名著,尤其是《三国演义》,很多章节都熟读成诵。《赤兔之死》就是依据《三国演义》中“关公既殁,坐下赤兔马被马忠所获,献于孙权。权即赐马忠骑坐。其马数日不食草料而死”演绎的,是根植于深厚积淀基础上的奇思妙想;他还从中习得了一定的古白话运用能力,《赤》文的语言基本上是《三国演义》的语言。高考前一天晚上,他看央视8套节目,正好是专家评论一部电影,用到了“物犹如此,人何以堪”,他立即记在心里,结果就在写作时用到了。再如文中“鸟随鸾凤飞腾远,人伴贤良品质高”的句子,是从评书中听来的。如何开发自身的写作资源,调动有所专爱的知识贮存,甚至平日里如何学习语言,同学们由此可以有所领悟。

这里,再看2016年江苏卷一篇佳作:

我控诉

地上的牧草肆意生长着,贵族的马儿欢腾地奔跑着;而另一边农民那破旧的衣裳在微风中惨惨地飘拂……

看托尔斯泰名著《复活》中的这些内容时,我内心的愤懑之情长久不能平息。愤怒之余,不禁敬佩托翁在那个东正教文化盛行的沙皇专制背景下,能有如此抨击沙皇的大无畏勇气。

十八世纪的俄国,东正教艺术泛滥,贵族们纷纷赞美沙皇对他们的恩泽,对他们所掌握的土地上农民的悲惨境况却置若罔闻。可托翁不愿违背自己的人格,尽管他也受过沙皇的恩惠。他要为底层的农民发出时代最强音,他永不屈服:

既然贵族们不会为农民说话,那就由我来说吧,就让那些无情的贵族尽情谄媚沙皇吧,这与我有何干系!

合上《复活》这本书,我双眉紧蹙,脑海中不停地翻卷着托翁的白色胡须。面对孤寂的弥漫着死亡气息的村庄,托翁的心剧烈地颤动着,而那些贵族依然在沙皇脚底下感恩颂德,宣扬所谓的上层艺术。

一如《复活》中的主人公聂赫留朵夫公爵,当别的贵族在饭桌上欢快交流着生活的美好,讨论最近发生的新闻时,聂赫留朵夫并未加入这空洞而又无聊的交流中,他要为监狱里受屈忍苦的人们奔走呼吁,他要倾听那些痛苦但善良的农民的控诉。其他贵族不理解聂赫留朵夫的“荒唐”行为,但聂赫留朵夫不在乎,他要向他们诠释何谓刚强光明,何谓敢于直面现实。

泪眼婆娑中,我深深为托翁勇敢正直的个性所折服。他不愿随波逐流,与那些庸俗的贵族一同虚伪地向沙皇感恩颂德。他敢于直面受苦受难的俄国人民,敢于在贵族畏缩不前的现实问题中寻根问底,去挖掘生活的真相。

我不禁有感,其实做人又何尝不是如此?你刚强不屈的个性体现在你敢于直面别人回避的现实问题上,你若能勇敢地发出时代的最强音,便是大无畏人格的体现,一如托翁的好友列宾,没有去追逐别人崇尚的东正教艺术,而是创作了现实主义名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那褴褛的衣裳、疲惫的神情、空洞的眼神,直接而无情地刺向了沙皇专制制度的心脏,列宾向俄国贵族诠释了何谓悲惨,何谓苦难,何谓勇敢、正直的个性。

面对着托尔斯泰与列宾的肖像,我仿佛看到了在那个黑暗时代知识分子散发出的璀璨光芒,我为他们不屈、刚强的个性所深深折服。

农民们终于领到了聂赫留朵夫公爵分给他们的土地,长久麻木的脸上渐渐露出舒心的微笑……

这篇考场作文完全是借助名著素材完成的,考生熟读小说《复活》,对作品中的情节和人物烂熟于心,因此写作时能够信手拈来。考生善于借水行舟,在评论名著的过程中把自己的思想观点表达出来。因为是从名著中选择素材的,与其他考生的取材大不相同,因此文章就格外吸引人。

题目颇有视觉冲击力,“我控诉”对应了作文材料中的“说话”,这里的“我”不仅指考生,也指托翁,还指小说主人公聂赫留朵夫,还指画家列宾。文章通篇采用第一人称,便于倾诉,使文章具有强烈的感染力、震撼力。

典型回顾之三:追踪一种“现象”,写就一篇满分文

这里所谓“现象”,主要指“文化现象”,即“文化发展中带有典型和标识性的事态”。文化现象是群众在共同需要、共同心理基础上不断陶冶的结果,往往是思想观念及其物化形式的综合。事实上,人类的文化现象很早以前就有了,比如饮食习惯、穿着习惯、表达方式等,都可称为文化现象(有资深评论人曾罗列“2015年度十大文化热点”,其中包括“《大圣归来》初赢国人心”“网剧、真人秀大热”“《三体》斩获雨果奖”“余秀华和汪国真成热点”“繁体字申遗”“复旦抄袭门”等)。所谓“追踪”文化现象,就是要针对自己感兴趣的(或在社会生活中成为热点的)某种文化现象的具体表现、特点类别、产生原因、相关影响、发展态势等做点研究,至少能头头是道说出一番子丑寅卯来。通过“追踪一种现象”来“写就一篇满分文”的例子有很多,比如面对命题作文“品味时尚”,有位考生避开绝大多数同学所选择的吃穿住行等物质方面的时尚表象,另辟蹊径,透视了书籍出版的潜规则。文章嬉笑怒骂,语言犀利,各类经典案例信手拈来、左右逢源,论证时一针见血地指出出书背后藏着一颗趋利虚荣之心,其视野广阔,辨析精深。另一位考生追踪的则是“草原上的长调”,文中写道:

长调就这样在草原上传承了很多年。人们是那么地想揭开她神秘的面纱,却又怕触动河底的软泥青荇,扰动一池萍碎。

直到越来越多的人慕名而来,辽阔的草原渐渐萎缩,牛羊站在平坦的公路边不敢归圈,兀鹰飞不过子弹的高度,长调开始从草原走向舞台。

那首叫作《月亮之上》的歌诞生了,大街小巷的音箱里奏出一样的旋律,牙牙学语的孩童也会随着节拍扭上两下,唱上两句。马头琴、蒙古草原、长调,仿佛一夜之间成了一种席卷而来的时尚。

可是,那真的还是长调吗?

作者说,歌曲中融入了蒙古长调的元素,可我只听到现代的说唱与摇滚,长调微弱的低吟混杂其间。她在哭泣。

她说她厌倦那小到可怜的舞台,讨厌那亮到刺目的镁光灯。的确,与广袤无垠的草原相比,城市的舞台,太小太小。

也许,有些东西,注定无法成为时尚。

给一首颇具现代感的歌贴上了长调的标签,依据着大众化的娱乐品味重新包装,留下破败的身体几乎看不出原貌,伤痛到体无完肤,但所有人却都称之为时尚。长调啊,你怎能不哭泣?

歌曲的流传仍在继续,所谓的时尚一点一点蚕食着长调的本来面目。也许,这是长调走向大众的一种手段,可手段过后,谁能还给她那广袤的草原一片自由的天空?

前两天在网上搜索那首流传了百年的经典长调《六十个美》,却只收到“没有结果”的空白屏幕,那屏幕,大到空旷可怕,仿佛白墙上起皱的墙皮,一碰就要分崩离析了。

所谓时尚,原来不过如此。

长调的歌声渐渐萦绕,纠缠,她渴望撕去时尚的标签,回到家乡。

如水的月华打湿了寒鸦的乌纱,它开始啼叫,为了长调,也为了那变味的时尚。

“长调”是如何被“时尚”所扭曲、销蚀、吞噬的?文章以一腔深情对待艺术化的民族精魂,以一种冷静的批判精神分析“所谓时尚,原来不过如此”,得出了“有些东西,注定了无法成为时尚”的清醒认识。以上两篇《品味时尚》,均斩获了满分。2016年高考中,北京卷的“‘老腔’何以令人震撼”直接关涉文化现象问题;针对山东卷的“行囊已经备好”,则有满分作文《枫桥,我精神的行囊》《享文化之繁华》等涌现。下面,再看江苏卷一篇优秀作文:

故宫修钟人

长脊蜿蜒,垂脊错落,红墙沥粉,鎏金飞檐。这儿是故宫,老王工作的地方。

打了一盆热水,老王便紧闭上西三所的红门。“呵!王老师回来了!快来看看这件宝物!”徒弟小林招呼着便掀开了工作台上的白席——一座金光璀璨的大型钟表,原来是乾隆帝的音乐水法钟。老王细细赏了一番,着实精美巧妙,欧式建筑、中式亭台并列其上,更添韵味。

“老师,这件宝贝还算完好,我们几个着手修复没有问题。”小林自信满满地和老王保证道。老王点点头坐在一旁,花猫懒沐在细碎的阳光下,半眯着眼,似乎是在朝老王笑。老王不再盯着徒弟们干活,只觉得院子里的猫儿一颦一动之间也不乏趣味。

不出半日,小林就出来交差了,除锈见新后的器物更显出皇家的雍容华贵,钟盘走时精准,不愧为前辈们巧夺天工之作。几个小徒弟和隔壁木器组的同事们都对它赞不绝口,老王却觉得,钟表虽美,但时刻运转的表针太过死板,少了灵动的韵味。几位看客正大赞表台之上栩栩如生的装饰动物和银箔仿制的溪水,老王却蹙起了眉头。

“王老师怎么不说话?也和我们几个门外汉分享一下高见啊!”几位同事调侃道。

“此钟虽美,但多为静止之物,装饰的堆砌在你们看来是盛美之处,我倒觉得此处可以做文章。”

“大家都是干这行的,修复文物的工作能做到复原便可,你何必自增烦扰啊!”

老王笑着摇摇头反驳道:“人人赞此物华美,我不必再说。但你们眼中的完美之处,我还真有话可说!”

说罢,老王拆了钟表的上盘,用铁丝将装饰品和钟内的传动系统一一连接;将银箔尾端捻作银丝扣于动轴之上;再取银丝上连纺车、风车,合上上盘后,老王欣慰一笑:原本沉寂之物此时动了起来!转鸭、吠犬,还有那潺潺的流水,真如大型表演,运转精准,具体而微。在场的各位连声叫好,老王看着门槛边的小花猫,轻轻地笑了。

徒弟们求老王传授经验,老王从容道:“别人的溢美之处你何必多言?众人无话之处或许你有话可说,此时大做文章岂不快哉?”于老王而言,文物修复仍有可创新之处,工匠必有慧眼识得旁人忽视之处。

老王骑车下班,又锁上了西三所的红门。一句秦腔传来:“红门里的故事多……”

此文写得很有意趣。考生凭着对故宫修钟人的了解,结合文题材料写成了本篇佳作,构思机智,描写形象。文章设置了徒弟小林与师傅老王两个主要人物,小林修钟只是复原,老王却能用一双慧眼识得旁人忽视之处,把钟修活了。考生肯定关注过关于故宫文物修复师的纪录片,甚至在纪录片中看过古钟修复的工作过程。有了这方面的素材积累,才有了这样一篇精彩文章。

情节发展前后勾连,相互映衬。在众人觉得“无话可说处”“无所发现处”,老王独出机杼,彰显了工匠的创新意识。结尾段的秦腔,余味悠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