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索

关于我们

开放作文不开放,学生一脸呵呵哒!

崔国明 教育环境 2017-08-31 0 0
办公室一同事的女儿初三在读,临近中考,学校组织了一次模拟考试,语文卷的作文试题为命题作文《那里藏着一个回忆》。

办公室一同事的女儿初三在读,临近中考,学校组织了一次模拟考试,语文卷的作文试题为命题作文《那里藏着一个回忆》。应该说,作文的命题思路还是很好的,难易度适中,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散和延伸。从题目和命题意图上看,我觉得命题的核心和审题的关键应该是标题中的这个“藏”字。

但是,作文的批阅与讲评却有点出人意料。同事的女儿将标题中的关键字“藏”理解为“珍藏”,并以此为核心作文,结果却被老师判为“偏题”,而理由居然是标题中的“藏”应该理解为“隐藏”或“掩藏”。

这就很让人大跌眼镜了。按常理来说,“藏”是一个可以多角度审视的字,“掩藏”“隐藏”只是“藏”的第一层也是最表层的意思,而这层意思是大多数学生都能够理解出来,据此立意来作文,虽然准确但层次较浅,也极容易“撞车”;“藏”还应该作更深层的理解和诠释。我觉得,将“藏”理解为“珍藏”甚至理解为“埋藏”,体现出的恰恰是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以及立意的匠心独运,这怎么反倒成了偏题或走题了呢?思维本来是可以发散的,我们为什么一定要将学生的思维往死胡同里赶呢?

这是典型的窄化、矮化学生思维的做法。仔细想想,这种窄化学生思维的现象在作文教学中是客观存在的,甚至有可能还是屡见不鲜的。

无独有偶,笔者近日参加某市一次高二期末考试的阅卷工作,再次发现了作文教学及评判中窄化学生思维的现象。本次作文样式是时下高考最常见的材料作文,题目如下: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今天的互联网给予了社会公众更为广阔、更为宽松的舆论表达空间,任何人随时可以对世界任何地方的人或事发表自己的看法,表达自己的心声,但人们也意识到,网络言论是有边界的。

原本以为,这道材料作文审题难度不大,学生也很容易上手,应该不会出现太多偏题走题的现象,但阅卷的组织方制定出来的供实际操作的评分标准却让人大跌眼镜——文章必须紧扣“网络”“言论”“边界”三个关键词,来谈“网络言论的自由与限制”。如果离开了“互联网”转而谈其他方面,则视为不合要求,即使是谈“边界”“自由与限制”的问题,也应视为不合格。对此,我不敢苟同;而且,事实也证明,“出师未捷身先死”,很多学生就倒在了这条“红线”上。

诚然,材料的关键词的确是“网络”“言论”“边界”,材料的主旨也确实是在说“网络言论有自由但也有边界”,但既然命题的形式是“材料作文”,那又怎能就事论事,一味地将学生的思维限制在材料的范围之内?

时下的材料作文,我们习惯称之为“新材料作文”,这种作文形式于2006年高考全国卷首次推出。这种命题形式从本质上讲,是材料作文,但是从表现形式上讲,又与话题作文类似;它给定材料,但撤销了话题,要求既不像材料作文那样“过死”,也不像话题作文那样“过宽”;它继承了材料作文的一些优点,又弥补了材料作文的缺陷。作为一种全新的作文形式,新材料作文吸收了传统意义上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的长处。

而且,在材料作文这一命题形式中,“材料”的实质就是一个“由头”,是作文的观点、主旨的源头,需要我们对材料进行深入思考和反复推敲,以求准确理解材料的内涵,从而确立写作的中心。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材料的最大功用其实就是用来审题的。我们要做的,就是认真审视材料并从中提炼出写作的中心。至于材料在作文中如何运用,早就有专家指出,用与不用皆可。而且,从实际操作层面来看,议论文是有机会适当点一点材料的,但记叙文呢?我们总不可能要求学生开头先引材料、接着再去叙事,或者将原本高度概括的材料丰满一下吧?

——这应该是我们对新材料作文应有的、最基本的认识。

但是,当前很多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新材料作文写作时,却不能与时俱进,真正解放观念,而是“穿新鞋走老路”,窄化、矮化学生的思维,人为地将新材料作文视为话题作文甚至传统的材料作文,重新回到“审题定生死”的老路上去,“披材料作文的外衣”,却行“话题作文”之实。

再回到上述材料,互联网这一虚拟世界中的言论要有“边界”,那么现实生活中的言论难道就没有“边界”了吗?“言论”要有“边界”,那么做人做事同样也要有“边界”……以此生发开去,去谈“自由与限制”,去谈“做人做事要守住良知、道德、法律的底线”“心中始终要有一根红线”等,又有何不可呢?如果不允许有这样的生发、迁移,新材料作文的“多角度”这一特性就无从谈起,写作要求中的“自选角度”也就成了一句空话。

实事求是地说,就以上这则材料来谈材料,写议论文是行得通的;但是,记叙文呢?如果就事论事,这是不是材料作文写作之大忌——演绎材料呢?

忽而想到2006年高考全国卷的作文题“乌鸦抓山羊”。我们不妨设想一下,如果只能就材料写材料,那么议论文只能针对牧羊人和牧羊人的儿子的看法,来谈自己对乌鸦行为的认识;如果只能就事论事,那么记叙文也就只能写成“乌鸦抓山羊的故事”了。这岂不是滑天下之大稽?

如此操作,已不仅仅是“穿新鞋走老路”的问题了,更是人为窄化、矮化学生思维的问题。如此操作,究竟要把作文教学“导”向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