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索

关于我们

绝招!教师们最头疼的公开课4大难题,分分钟帮你解决!

徐泽华 教学理论 2017-08-08 0 0

怎么在公开课上快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面对学生的“节外生枝”,老师要如何智慧地处理?

怎么才能把“老生常谈”的公开课上出新意?

……

一谈到公开课,很多老师都会头疼,甚至紧张、慌乱。

 

而在许多名师的成长过程中,往往都有属于一堂自己的标志性公开课!语文特级教师张祖庆,就有很多经典的课堂为人称道!

 

张祖庆:

张老师一贯追求“简约而丰满、扎实而灵动”的教学境界。近年来致力于“新读写教学”研究,应邀赴25个省市讲学。

 

问题1:平时设计一节课是遵循一课一得,根据文体特点设计课例,抓一个语言训练点,这样关注了语用,但其他地方会不会有所会缺失了?再者,一节课“听说读写”要真正全部落实的话,感觉很难拿捏啊!特别是公开课,听很多老师的点评,但不知道自己这样上是否妥当?

 

这个问题,让我想起了薛法根先生说过的“教得完整,不如学得充分”。我非常赞同法根先生的观点。很多时候,我们往往太在乎把一篇课文完完整整地教一遍,从揭示课题到初读课文,从整体感知到认识字词,从文本细读到迁移练笔,一样都不能少。这样教,貌似完整,实则如水过地皮,也许学生什么都没记住。

 

当然,并不是说目标少了,就可以随心所欲。基本的教学规律,还是要遵循的。且不同性质的公开课,要求不同,处理教材的尺度,也就不同了。

我的想法是:比赛课,尽量兼顾;一般研讨课,适度任性;小范围研讨课,自己做主。下面具体解释:

 

一、比赛课——尽量兼顾。

因为是比赛,所以,你输不起,你得遵循比赛的基本规则。比如,一般阅读教学比赛,大部分比的是第一课时,那么,我们便不能丢掉“整体感知”这个环节。如果丢了,课就有硬伤了,就会落下话柄,得分会很低。说白了,比赛课是把自己的脚,伸进别人为我们订制的鞋里去,我们得适应鞋子的尺度。难受,也要穿。所以,我们得面面俱到。这种课,在面面俱到的前提下,有一两个亮点,即可。

 

二、一般研讨课——适度任性。

这里的“一般研讨课”,指中小型的观摩活动,一两百人,以研究某个主题为目的的教研课。这些课,因研究重点不同,我们可以适当超常规。比如,研究指向写作的阅读,则不一定非要有“整体感知”的环节——很多时候,所谓整体感知,便是老师问:“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有时,为了让主题更凸显,不一定非要安排这样的环节。这一节课上不进行整体感知,并不表示所有课都这样。我们可以根据本次教研的主题,适当取舍,适度任性。

 

三、小范围研讨课——自己做主。

这里的小范围研讨课,相当于教研组内的3-5人的研讨课。这样的课,我们可以自己做主,完全可以一节课只定一个目标,把某个训练点做扎实即可。

除了上述三种情况,有没有特例?当然有。

 

如果我们内心足够强大,强大到不在乎别人的评价。我们只想探索某一类课型,便可以在大型公开课上大刀阔斧地处理教材。通过体验式表演朗读,让学生充分感受作者一大段夸张的语言刻画人物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创设生活中的语用情境,让学生活用写作方法,迁移写作。

 

从课堂效果来看,我觉得这节课上得很有意思。突出了“一课一得”。当然,也有人会有不同看法。认为这节课,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违反了教学常规。但是,那有什么关系!学生学得开心,收获大,课堂效果好,就行。效果说明一切,在意那么多人的评价干什么?!

问题2:课堂中什么样的提问才是有效提问?是否不同的教学文体,教学内容不同,会直接影响有效提问的数量?

 

我以为,好的问题,就是一把钥匙,带领学生走进文本之门。那么,什么样的问题是好问题呢?

我不想从很专业的角度来谈什么是好的问题,只从这么多年教学的经验中,提取几点。我认为,好问题至少有如下特征:

 

1.引发思考。能够引发真实思考的问题,才是好问题。好的问题,往往切近学生思维最近发展区。好的问题,应该是让学生先一愣,然后认真思考,最后豁然开朗的。

 

2.指向目标。好的问题,要指向于教学目标的达成,而不是随心所欲。

 

3.开放性。好问题,应该是开放的。问题覆盖面广,答案多元,学生能从文本的不同地方找到答案,能从不同的角度来回答。

 

4.关注差异。好的问题,能让优等生和后进生都能够饶有兴致地去思考。

 

5.紧扣文体。好的问题,能够很好的关注文体特征,从文体的特征去提问,便于更好地把握文体的价值。

 

6.来自学生。好的问题,不都是教师问的。很多时候,我们要让学生提问,筛选出他们最感兴趣的问题,融合到自己的教学中来。

 

问题3:欣赏名师的公开课时,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教学艺术和教学技术哪个更容易学到?模仿名师的课,学情不同、水平有差异所以常常学不像,那么还有没有模仿的价值? 

 

教学技术和教学艺术,是难以分得很清楚的。没有基本的技术,谈何艺术;所有的教学艺术,都是建立在基本的技术基础上的。个人以为,职初教师以学习技术为主,骨干教师以学习艺术为主。

教师成长的过程中,一般要经历“学——仿——创”的过程。教师可以找喜欢或崇拜的名师实录、视频,一招一招地学,学教学设计技术,学课堂理答技术,学导入艺术,学板书艺术,学朗读指导艺术,学结课艺术。最有效的学习,是微格学习,借助录像,慢慢地看,细细地琢磨,甚至连语气、神态都可以模仿。慢慢地,积累了某位名师的不少课例,你可以和他(她)“同课同构”——依葫芦画瓢,学他(她)的一招一式,渐渐地从形似走向神似。第三阶段,你要找回自我,要在巨人的边上另起一行,切不可毫无节制地持续五六年学一个人。否则,你就迷失了自己。

 

至于说到“学情不同、水平有差异所以常常学不像,那么还有没有模仿的价值”,这就像武术中的散打练习,教练会给练武的人配一个对手——这个对手,和真正的敌手,是不一样的。但这样的散打练习,依然是有效的,因为,练的是基本功。学习名师的课,练的也是基本功。学情的确是不同的,但教学技巧,是可以迁移的。

 

问题4:公开课,我一直很纠结。从赛前的精心准备,反复演练,到名师指点,集体会商,在各个预设环节反复琢磨。感觉最后在大家的帮助下反而没了我自己的思想和个性,变成了无数个别人的“傀儡”,自己不过就是个表演者,怎么解决?到底什么是公开课上该坚持的?

 

参加全国比赛,是风险投资。你参加国赛,就是走上“不归路”;选择参赛,就是选择煎熬。你要在“评委标准”、“专家建议”和“自己想法”之间博弈。

 

我的建议是,适度迁就“评委标准”、努力融合“专家意见”、尽力坚守“自己想法”,在这三者之间的交汇点上做文章。其实,这样做好难。没有强大内心,别去参加国赛;若能彻底忘掉自己,那么你可任人摆布。有时候,做个表演的道具,也挺好。说句最见底的话,这种两年磨一课的比赛,无法解决语文课程中的任何问题。君不见比赛举办了多少届,语文教学中的问题,还不是十几年前的老问题?围观比赛,图个乐子,捧个场子,即可。别当真,一当真,你就输了。

我尊重每一个用心磨课的选手和团队,但对比赛本身,持保留态度。我一直不明白,为什么教育发达的国家,不举办课堂教学比赛?不知谁可以回答我的问题。(曾在多年前就呼吁,取消比赛,将比赛改为观摩,可惜,无人采纳。)我一直以为,语文教学改革的希望,在民间。这些年,一直是民间(个人或团队)的探索,在倒逼顶层设计。比如群文阅读。

教师生活,不只有公开课,还有诗和远方。

最后,综合起来想表达观点如下:

 

上好公开课,是一个老师综合素养的体现。它包含基本素养、教学设计、课堂实施、修炼路径等方方面面。个人综合素养的提升是基础(最重要,要花大力气提升——关于这个,改天单独写篇文章),好的设计是前提,课堂实施是关键,修炼路径很重要。缺一不可。

 

最重要的观点是,上不好公开课,你依然可以成为好老师。教师生活中,不只有公开课,还有诗与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