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索

关于我们

台湾教师李玉贵的这12段话,惊醒了多少教师?

訾敬钊 心理健康 2017-08-15 0 0
善于倾听一个教师太会说不是好事情,专业的教师一定是善于倾听的,除了听到学生说出来的,还要推想到学生没有说出来的。如果你做到了这些,

 

善于倾听

一个教师太会说不是好事情,专业的教师一定是善于倾听的,除了听到学生说出来的,还要推想到学生没有说出来的。如果你做到了这些,就会发现原来学习这么复杂,原来倾听这么细腻。

《一个好的课堂,上着上着老师就不见了》

《我在大陆上课很紧张,因为这里见不得冷场》

《大陆教育界的“名师”“大师”太多了》

……

这些曾在朋友圈被刷屏的文章

您是不是也曾读过

而提出这些观点的人

就是她——台湾名师李玉贵

她用几十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们

『所有教学上踢到的绊脚石

恰恰是教师专业发展循序坚实的垫脚石』

01

我在大陆上课很紧张,因为只要发言的小孩说得比较慢,只要他说得磕磕绊绊、支支吾吾、断断续续,马上就有十几个尖子生争着举手。这时候,如果老师不够专业、又喜欢热闹的场面的话,他就真的会去点其他举手的孩子,还会对原来发言的孩子说一句:下次想好了再说。

02

作为老师,我们每天最努力要做的,是让学生成为互学共学的伙伴,而不是学科教学。学生如果不互为学习伙伴,有再好的想法他都不会想跟同桌、跟好朋友分享,只会想举手告诉老师,老师就只有累死。可是,正是我们塑造了这种文化,让小孩误认为,他的想法要得到老师认可才有存在的价值。

03

那么,什么才是“学习共同体”下的听和说呢?

第一次去日本教室参观学习时,我听得很吃力,因为学生说话很小声,老师说话也很小声;学生讲话不举手,前一个讲完之后,第二个学生会接替这个话题,回应前一个小孩的观点。话题不停轮转,那是真正的对话。我非常震惊,借镜自照,照见我自己课堂上的学生发言状态:第一,他必须举手;第二,他必须经过我的允许跟指名;第三,他必须站起来。

但这些还不是最紧要的。最紧要的是,我们当时问了一个很没礼貌的问题:台湾的小孩为什么都不善听,日本的小孩为什么那么善听?佐藤学老师回答说:如果每位老师每天在课堂都跟学生示范如何听,再小的声音老师都愿意听,说得再断断续续的话也耐心公平地听,这样我们的小孩每天就在看如何听,久了他就会听。

他的意思是:老师自己不是一名好的示范者,却还在怪小孩不会听。是的,孩子是我们教出来的,最没有资格批评小孩没能力的就是老师,他们的不足正是我们专业成长的空间。

04

作为教师,如何看待核心素养的教学转化?我的一个角度就是“教师要把时间、教学重点放在哪里?”其实我觉得,课堂中有三件事很重要。

第一,课堂教学要扎实落地。其实许多教师的课堂已经符合核心素养的概念,所以我不认为这是新的东西。

第二,课堂教学要有设计感。我们不能心里只有教学目标,不能觉得内容讲完了教学目标就达成了。教学设计的真正意思是要让学生经历学习的过程。

第三,构筑让学生有存在感的学习氛围与情境。这其中包括看得见的和看不见的。看不见的我称之为课堂文化,看得见的就是所有有形的课程资源。

05

一节课最重要的教学目标是什么?不管你是谁,课堂的第一个教学目标是所有的小孩不管老师讲过几次,他还不会,他愿意放心地对他的伙伴,对他的老师放松地说,我还不会,我还听不懂。是的,只有安心,让“不会”安心的说出来的课堂,小组合作才有可能。

06

我们当老师也一样的,都不喜欢“病”得很重的学生,觉得那是他的问题,我觉得反思是最大的专业内力,无论遇到怎样的小孩,只要我们谦卑地想,其实是我还没有找到对的方法来解决小孩的问题,只要我们把小孩的问题放在心上,就可能生成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课堂。

07

什么叫学习?

如果我们只钻研教学方式,就会看到很多小孩在课堂里学得无助,他每天都在印证自己的不行、不会,所以我常常说我们的课堂是不是经常误以为一个小孩说了就是全班到位,一个人懂了就是全班到位。

08

好的课堂是看到学生从不会到会的过程,不是都一直会的过程,所以我们应该用什么呢?用学生学的过程来教学。如果我们教学生,以学生学的立场而教学生的话,学生的问题会在教学中自然流淌,老师要有底气面对学生各式各样的问题,就是我们学科本身的基本素养够好。

09

我们老师常常是最没有耐心的人,我们一个接一个地把问题砸给学生,却连三秒钟等待的时间都不肯给。小朋友如果说得慢一点,头上就好像盘旋着十几只气势汹汹的秃鹰。

而真正安全的课堂是怎样的呢?日本有不少学校在践行佐藤学先生学习共同体。这样的课堂上,一位小男孩被点名回答问题,但他没有想好答案,这时候所有的孩子都安静地等着他,没有人争着举手替他解答。在这样的等待中,孩子的原力被激发出来,而同伴的这份“无所事事的体贴”让他充满信心。

10

一个好教师一定要听到每个学生的声音和想法。一个教师太会说不是好事情,专业的教师一定是善于倾听的,除了听到学生说出来的,还要推想到学生没有说出来的。如果你做到了这些,就会发现原来学习这么复杂,原来倾听这么细腻。我一直认为,倾听不是物理行为,而是学习关系的鉴定,是课堂建立真正互学关系的开始。

11

学习分为阶梯型和登山型,阶梯型学习要求学生不能掉队,但登山型学习要让学生通过多个途径到达目的地,改变通过单一路径达到教学目标的做法。如果课堂只有唯一和单一就是危险的。好的课堂一定是上着上着教师就不见了,为什么会不见了,因为上着上着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就站在了课堂的正中央,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轻松,实际上,教师要在背后做许多的努力。

12

如果教师是课堂最频繁的发问者,一直很主动地发问,那么学生就成为被动的学习者。如果教师经常提出有固定答案的问题,学生就会养成猜测教师心中答案的习惯。如果教师的教学视野不够宽广,学生往往会被束缚在教师的思想中。如果教师心中总有一个预想的答案,那么学生就会将精力花费在揣摩教师心理上。